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(简称黄山高新区),2006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筹建省级开发区,2019年1月成功更名为省级高新区。高新区位于黄山市南部城镇群中心位置,北含高铁黄山北站,南接屯溪国际机场,西与高速公路无缝对接,东与中心城区毗邻接壤,管辖面积69.9平方公里,交通便捷,区位优越。
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,在园区企业的共同努力下,高新区秉持“工业立区、产业兴区、商业富区”的发展理念,13载风雨兼程、砥砺奋进,基本形成了以绿色食品、智能制造、电子信息为主导,融商贸物流、商务金融、商旅服务为一体的“产业新城、城市新区”。
质量效益显著增强。充分发挥高新区在体制机制创新、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上的“头雁效应”,围绕优存量、扩增量、提质量,深化改革,转换动能。近年来,招商到位资金、固定资产投资、工业总产值、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多年呈现两位数以上增长,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近40%,3年翻了一番半。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前30名,位次逐年上升,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。
产业新城初具规模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,着力引进“高颜值、高附加值、高绝对值”的优势主导产业。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,建成黄山未来科技城、孵化器、加速器等创新创业基地17.5万平方米,院士工作站2个,工程实验中心等省级企业创新平台5个。绿色食品、智能制造、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,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家,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,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2家。随着中国银联等牵动性大项目的正式入驻,小罐茶、富田精工、中开院等一批战略新兴企业快速成长,产业发展实现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。
城市新区加速崛起。高标准、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已建成道路49公里,构建起以梅林大道、翰林路、丹霞路和徽光路、歙州路、百川路、金鸡路为框架的“三纵四横”路网形态,高铁新区小循环形成闭环。按照“品质、品牌、品位”要求推进城市新区建设,恒大、红星美凯龙、上海城投实力品牌相继落户,徽艺小镇全面开建,梅林商贸、一中文教、高铁文旅三大商圈鼎立,名校、名院、名园汇集,双主城中心城区悄然开启。
近年来,高新区按照市委、市政府“产业新城、城市新区”的决策部署,坚持走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、独具魅力的新城发展之路、独具风采的园区创新之路,以产兴城,以城促产,产城一体化发展。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园中园方兴未艾,徽艺小镇、高铁文旅、数字小镇呼之欲出。